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新中医》 > 2000年第1期
编号:10285778
川芎嗪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新中医》 2000年第1期
     作者:田卫卫 陈世国

    单位:田卫卫(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,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(610075));陈世国(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心脑科(646000)临 床研究)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新中医000145 王某,65岁,因“左颈内动脉血栓形成恢复期”收入院。无药物过敏史,从未用过川芎嗪及低分子右旋糖酐。入院后用川芎嗪160 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,输入仅2分钟,病人迅速出现胸闷、呼吸困难、心悸、大汗淋漓、四肢厥冷、面色潮红等。脉搏细弱而快,血压测不出。考虑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。遂立即停用该药,静脉注射0.1%肾上腺素1.0 ml,然后用5%GS20 ml加地塞米松10 mg静脉缓推,同时给予补充血容量及升压药。经上述处理4小时后,患者血压恢复至17.3/10.7 kPa,诸症状及体征逐渐消失。

    讨论 川芎嗪具有扩血管、抗血小板聚集、减少血栓形成、改善微循环障碍等作用。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、降低血液粘滞性、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。因此我们采用二者合用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。川芎嗪是四甲基吡嗪,属嘧啶环结构,分子量为88。由于川芎嗪是具有嘧啶环结构的化合物,抗原性较强,具有半抗原性质,这可能是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之一。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40000,本身就是免疫原,具有刺激机体免疫机制的能力。基于上述机理,药物或其代谢物在体内与组织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IgE结合,使细胞释放组胺、激肽、5-羟色胺和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等炎性介质,而发生Ⅰ型变态反应。这2种药物合用引起的过敏反应在临床上虽罕见,但也应引起重视。■

    收稿日期:1999-06-29, http://www.100md.com